2014年底,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.6亿辆。预计十年内,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3.5亿辆。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,中国狭义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已超过7000亿元,5年内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,不出10年将超美国。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分析详细内容如下:
马年岁末,一个特定含义的词汇“新常态”一举成为家喻户晓的年度热词。再稍作盘点中国车市不难发现,阵阵新常态之风正向羊年车市吹来——“微增长”时代来临、新能源突飞猛进、汽车电商元年到来、汽车反垄断措施持续……
统计数据显示,2014年,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2300万辆,汽车保有量超过1.3亿辆。自2009年起,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六年蝉联全球第一。业内专家认为,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在新常态之下将面临深度调整,产销量高增长态势将不可能延续,但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给整体产业链带来了巨大商机。
“新常态”不可逆
2005年至2010年,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一段快速增长期,年均复合增长率曾高达35%,2011年后放慢至9%。但这只是个开始,业内预测今年车市同比将增长7%,2015年至2020年的汽车销量复合增长率也将维持在个位数,这意味着“微增长”将成为车市新常态。
业内专家认为,我国汽车产销规模已经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,即将迎来天花板,车企竞争将进入零和博弈阶段。而当一个行业进入低速增长期后,企业的增长只能来自对其他车企市场份额的吞并,车市将进入丛林时代。
自2014年起,反垄断纵贯汽车全产业链,今后还将持续深化,将成为行业新常态。另外,近几年汽车发展和能源、交通、环保的矛盾日益突出。越来越多城市推出限购限行政策,加剧了汽车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,去库存化也将成为车市新常态。
新常态还体现在近年互联网、大数据处理等新技术大举“入侵”汽车业,势必改变汽车业的制造结构、物流结构、消费结构,并进一步丰富汽车发展的商业模式,从研发、生产、物流、营销到后市场的各个环节,汽车发展生态圈也将重新构建。另外,汽车业在经历快速增长后,利润增长点正在发生转移。呈现出向水平延伸的态势。二手车、汽车金融、汽车置换、汽车租赁等业务发展迅速。一些汽车集团开始尝试做汽车电商事业,汽车销售模式面临着新的变革。
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,汽车在市场配置中的资源作用更加凸显。受市场规律的影响,强者更强,弱者更弱的“马太效应”将成为新常态;合资企业具有明显的主导地位,自主品牌越来越处于“边缘化”。从消费需求看,模仿型消费阶段基本结束,个性化、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;MPV、SUV等车型受到消费市场的关注,车市将逐步从单调重复的款式中脱离出来。
挑战与机遇并存
毋庸置疑,新常态对汽车业发起了挑战。特别是“微增长”时代来临,车企面临经营压力。2014年,我国主要25家汽车生产商中,13家未能完成年度销售目标,完成率为48%;其中自主品牌成为“微增长”时代最受伤的群体。
由于面临财务困境,很多自主品牌或将难以盈利。以比亚迪、奇瑞汽车为例,近年来均出现持续经营性亏损,以政府补贴苦苦支撑,而青年莲花几近崩盘。
车市低迷也伤及经销商。2014年,汽车流通领域从单店亏损的个案扩大到70%~80%经销商亏损,汽车经销商集体向厂商要求返点补贴填补亏损,一时间成为行业焦点。
虽然“微增长”给整个汽车行业造成压力,但能变压力为动力,使车企更注重自生能力,因此也孕育着希望及机遇。从市场竞争特点看,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、差异化为主的竞争,供求关系也将逐步走向正常的状态;从投资需求看,基础设施及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将大量涌现。
随着汽车发展与能源、环境保护矛盾的日益突出,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也在加大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。在此压力下,新能源汽车发展被提到战略高度。
国家在2014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,提振新能源汽车市场:废止地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,打破地方藩篱,对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实行价格优惠,对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。
另外,继北京宣布限购后,陆续已有8个城市推出了小汽车限购措施。尽管限购缩减了当地新车销售市场总量,但对新能源汽车也带来了机会,毕竟限购的是传统汽车,消费者在购车时将倾向选择环保节能的新能源汽车。
不可否认,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制造业产生巨大冲击,但也为所有传统制造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。由于互联网的介入,整个汽车产业链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制造环节,再到互联网销售和售后服务都会发生巨大变化。在汽车行业迎来新常态时,也在酝酿着转型升级。
抑制浮躁心态
从大的环境上来看,中国汽车市场黄金十年的离去,就是新常态最好的开始。中国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,目前这种增幅较小但稳定的增长状态将在未来数年间得以持续,厂家和经销商需要积极调整业务模式,转型升级,主动去应对与适应这样的市场“新常态”。
自主品牌更需要这种前瞻思考,制定切实发展战略,坚持调结构,优化产业布局,以创新为驱动力,重视正向研发体系的建立和全球研发基地的布局,巩固SUV+MPV的市场优势。自主品牌在缓慢增长的市场格局中,正在靠自身的努力去适应中国汽车市场的新常态。
汽车产业未来发展,还应回归本质。虽然目前中国汽车“全球第一”,实质是“大而不强”,还远没到“繁荣”的程度,在世界产业格局中仍属于后发国家,只有回归到实现自主创新的最初目标,才算真正实现“繁荣”。国家对共性基础技术的支持和投入,是汽车产业未来得以发展的重要保障。
在新的一年里,汽车产业千万不可浮躁,经济新常态下衡量行业发展水平不应是产销量增速,而应是在新常态下掌握了多少核心技术,只有具备了核心技术,才能从“汽车大国”走向“汽车强国”。